香港9月23日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逝世,享年84岁。高锟一生最大成就,莫过于发明光纤通讯,亦因如此,他的“光纤之父”之称享誉全球。
“光纤没有铜,偷了也没用。”分布在广袤国土上的一些光纤网络铺设处的标语,注释着高锟一生的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中首次提出将玻璃纤维和光用于通讯的理论,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用他的理论为指导,就是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用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革命。
高锟生平
1933年,高锟在上海金山出生,住在上海法租界的他在上海国际小学读完了小学。
1948年全家移居香港,高锟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大学。之后远赴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求学。
1957年,高锟从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并担任工程师。
1960年,还在伦敦大学读博的高坤进入ITT在英国的研究机构任职,并工作10年。
1970年,被高锟说服的美国康宁公司制造出了低耗损的试验性光纤。此时,香港中文大学新成立了电子学系,高锟受邀出任系主任,后来成为电子学系第一位讲座教授。
1976年,美国亚特兰大开通了世界第一条光纤通信的实验线路。
1981年,世界首个光缆系统问世,高锟从此坐实了“光纤之父”的名号。
1987年,高锟荣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并于1996年退休。
2004年,高锟罹患阿尔兹海默症。
2009年,高锟因“开创性的研究与发展光纤通讯系统中低损耗光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高锟回到香港中文大学,将诺贝尔奖及人生其他17个重要奖项,永久赠与香港中文大学。
高锟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投身在了光导纤维和电磁波导的通信上。回顾光纤通信从发现到被质疑到被认可到最终的全面使用,也历经了漫长的研究过程。1966年高锟发表的《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中指出,玻璃纤维的损耗是由于玻璃纤维中的金属杂质引起的,高纯度的玻璃介质能实现高速光通信,最后还计算出当玻璃介质的损耗低于20dB/km 时,便可实现光速通讯。同时高锟在论文中指出,通过原材料提纯和拉制光纤工艺改进是可以制造出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使用的低损耗光纤。
当年,同轴电缆的衰减比光纤要小很多,每公里衰减几十dB(分贝),而1960年最好的光纤的衰减都在1000dB以上。由于种种原因,论文发表之后,整个通讯业界并不是都认可高锟的理论和结果,更有媒体嘲笑他“痴人说梦”,但高锟的理论确实给出了能够用光纤通信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光纤改进的主要方向。
为了能够让光纤通信得以落地,高锟四处寻求帮助,但在当时受到了包括贝尔实验室在内一些机构的冷遇。英国邮政总局被高锟的执着打动,1967 年,在英国邮政总局的推动和影响下,各国邮电部门及主要的通讯公司包括贝尔系统公司,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开始研究光纤通信,也正是有了这种强强联合,才能解决和攻克在光纤通信中的各种难题。
此后,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光传输支撑的两大关键技术:低损耗光纤和高可靠性激光器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高锟因“开创性的研究与发展光纤通讯系统中低损耗光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是由于高锟持续的努力才使得光纤通信商用化,高锟也就有了“光纤之父”的美誉。
光纤通信诞生之前,几乎所有的传输都是采用同轴电缆或者微波传输。同轴电缆由于成本高,通信容量较低,而微波传输虽然部署方便,但是可靠性及容量依然是一个问题。因此传输,特别是长途传输逐渐成为通信的一个瓶颈。而光传输拥有通信容量大,损耗低通信距离长、保密性强以及成本低的优势,这些优势也将促进运营商未来光进铜退的大力推进。
如果没有高锟的潜心研究,可能光纤通讯技术会无法面世,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使用的高速互联网、移动电话通信、即时通讯。致敬高锟先生,他的贡献后世难忘。
来源:
环球网
OFweek光通讯网
通信网(C114通信网)
腾讯科技